视窗
loading...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与服务 > 电科方案

「智」助干旱,让田间地头「慧」补水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1日 编辑:新闻中心

  农业干旱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不仅发生频率高、致灾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超过其他农业气象灾害。近年来,我国农业干旱发生愈加频繁,且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影响地域之广历史罕见,引起了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

  服务气象事业,助力农业发展。

  作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域领军企业,中国电科积极参与“智慧气象”的建设和发展,发挥在电子信息方面以及气象仪器装备的研制能力、装备经验、技术资源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结合气象系统的实际需求,在气象综合探测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方面,与气象部门开展了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形成了天空地一体化土壤墒情观测与应用分析系统、人工增雨作业决策指挥系统等治理农业干旱的系统解决方案。

  

  智”检测,土壤墒情一探即知

  土地缺不缺水,需要有双“眼睛”来看清楚。

  为响应气象观测智能化建设要求,更准确地检测“土壤墒情”——土壤中的含水量,中国电科27所针对土壤水分自动观测、高分遥感、无人机遥感等领域展开了系列工作,在土壤水分观测技术与方法、观测设备研制与生产、观测系统搭建与运行、观测数据分析与应用、观测数据质量控制以及遥感应用分析等方面持续深耕,并充分利用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等高新技术在土壤墒情观测与预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加快土壤墒情综合观测技术与方法创新,形成天空地一体化土壤墒情观测与应用分析系统。

  其中,土壤墒情天空地协同观测体系进一步推进了土壤墒情观测资源和产品在部门、行业、全社会和国际上的充分共享;遥感应用体系,综合运用多源观测数据,提高了观测产品交叉检验能力,可生成土壤墒情三维实况和监测产品,为精细化预报服务提供应用支撑。目前,该系统在国内气象、水利、农业行业均有应用,业务遍及13个省。

  

  慧”下雨,人工增雨缓旱情

  检测更加精准,“补水”也更加及时。

  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开展人工增水作业能力和水资源时空配置,增加水资源总量,是缓解、改善土壤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保障经济社会用水需求的重要途径。对此,中国电科14所气象团队研发了人工增雨作业决策指挥系统。该系统覆盖监测预警、决策支持、指挥调度、作业监控、效果评估等人工影响天气的关键业务环节,是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一体化业务平台。

  系统采用可维护、可扩展架构,能实现对已有人工影响天气相关应用或方法的集成,并支持对新研发方法的扩展和业务流程的在线配置与动态调度。同时,基于空间信息处理、专题图生成、图形编辑和空间分析等功能,实现了业务数据的可视化展现和产品的智能化制作,将有效提高人工增雨作业能力。目前,该系统已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地应用,为当地农业发展带来了极大地助力。
打印 关闭
50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