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以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的信息革命受到各国政府重视,世界各国先后制定了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的国家战略,探索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及其应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来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在39号文中颁布了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的十件大事。
同时,国家在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政策文件、标准和指南方面也给予了极大力度的支撑。从2015年9月5日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开始,到今年5月18日印发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在推进方式和实施内容上都做出了顶层设计。
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城市陆续开展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但各地建设情况参差不齐,亟需探索建立一套体系化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政府数据共享交换总体解决方案,在整体规划设计、重点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法律制度保障、管理办法配套、实施途径细化、典型案例解读等方面将现有的建设经验总结提炼为通用化建设模式,为全国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典范。
先行先试,探索共享交换新模式
近日,中电科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与贵阳市块数据城市建设有限公司精诚合作,立足贵阳市区两级政务数据一体化工程和数据开放平台建设经验,推出政府数据共享开放(贵阳)解决方案。
该方案以政府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建设为主线,以一网一目录一企业五平台为载体(一网:电子政务外网;一目录:政府全量数据资源目录;五平台:统一的政府云平台、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政府数据增值服务平台、数据安全监控平台;一企业:政府数据运营管理公司),构建一体化的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管理体系和标准体系。
政府数据共享交换体系以数据管道技术为核心,在不改变数据资产本身“权责利”的条件下,打造连通政府部门各委办局信息系统的数据通路,构建“物理分散、逻辑集中、按需获取”的政府数据共享交换新模式,实现政府数据的“聚、通、用”。
2017年5月18日,《政府数据共享开放(贵阳)总体解决方案》通过了国家信息中心组织的专家评审。专家组认为:该解决方案体现了国家以及贵州省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深入实施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有关开展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的要求。该方案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管理体系,解决了数据资源“按需、按约、按规、按主题”聚集与服务的关键技术,探索了“政府授权、企业运营”的建设模式,具有创新性。该方案的实施,促进了政府数据资源的共享开放,在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创新管理和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数据共享开放试验,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该方案具有三大创新亮点。
模式创新。本方案首创“索引管道式”数据共享交换模式,共享平台不留存数据,只提供目录索引。相比传统的数据大集中模式而言,能够保障数据“鲜活、按需、有效”,支持数据“受控、分级、分类、溯源”。
技术创新。本方案采用数据管道技术,能够在不同软件架构的业务系统间智能地生成“数据管道”(API接口),并为数据管道运行提供高效的引擎和可审计的监管,实现了“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数据共享模式。
机制创新。提出核心领导机制、制度配套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和经费协商机制,推动政府在数据共享交换的监督、规范、激励和保障等方面给予行政管理方面的支持。
成功应用,开启共享交换新征途
截止目前,已有55家市直部门和7个区(市、县)的500余个业务系统接入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共梳理4600余个数据目录字典项。此外,以应用为抓手,完成全市机动车辆、公积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住建局房产信息等10余个数据管道建设工作,合计已完成155个标准API数据管道的建设工作。
该平台数据支撑了筑民生、精准扶贫、联合惩戒、信用主题库、党建红云、人口基础库、工商法人库、国资监管等25个示范性应用工程。其中,联合惩戒系统通过共享交换平台从法院获取到92849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并通过这套系统拦截了197名失信被执行人在市住建局、市工商局、市国土局等36个单位的业务办理。联合惩戒系统得到了最高法院的高度肯定。
政府数据共享交换总体解决方案的推出是落实《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国办发〔2017〕39号)的重要举措,能够为“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