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创新 > 创新动态

成都世运会闭幕,“电子科技”全程护航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9日 编辑:新闻中心

  

世运会1

  8月17日,第12届世界运动会(简称“成都世运会”)圆满闭幕。在这场举世瞩目的非奥项目最高水平国际综合性运动会上,从高清炫彩的显示大屏,到顺畅高效的网络服务,再到安全可靠的电磁空间……中国电科多领域科技成果全力护航,让科技与运动交融,碰撞出绚烂火花。

  赛场上,双人组合身着亮色队服闪亮登场,音乐响起,花球随着节奏快速舞动,每一次跳跃,都赢得观众阵阵喝彩……透过14所洛普公司承建的东安湖体育公园多功能体育馆端屏与环形屏,世运会啦啦操比赛的精彩瞬间鲜活呈现。

世运会2

  

  “为确保赛事万无一失,开赛前,我们提前部署技术团队,对东安湖体育公园多功能体育馆、跳水馆、小球馆三大场馆LED显示屏全面检修,以全链条服务筑牢赛事保障网。”14所洛普公司技术人员表示,洛普公司承建东安湖体育公园“一场三馆”多型LED显示屏建设任务,共计超600平方米,产品不仅具备体育场馆系列屏高亮度、高防护、强散热等特点,还具有绿色环保、安全健康等优点。其中,多功能体育馆承担世运会啦啦操、体操等赛事项目,场馆中两块端屏与环形屏总规模达445平方米,不仅能满足赛事全景直播需求,还能精准拆分显示比分、运动员信息等细节内容。环形屏通过316.5米超长周长对拼装而成,精度要求极高,洛普公司凭借超薄箱体与弧形定制设计,实现屏幕与建筑结构的无缝融合,搭配防坠挂钩与前维护系统,在赛事高负荷运行中筑牢安全防线,为观众构建多角度沉浸式观赛体验。

世运会3

  赛事举办期间正值成都汛期,川西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复杂多变,传统观测手段难以全面覆盖,“海燕”无人机在极高海拔和复杂气象条件下,以长航时和高原适应能力等优势,为高原气象观测提供支撑。网络通信研究院研制的无人机测控站,主要用于“海燕”无人机与地面控制站间遥控遥测窄带数据和宽带任务载荷信息的传输,飞行过程中,遥控遥测数据传输正常,图像清晰稳定。赛事期间,无人机测控站共保障“海燕”无人机累计完成5架次任务,累计航时超36小时,助力“海燕”无人机连续获取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气象观测数据3.5万余条,如同为成都世运会装上“气象天眼”,为开闭幕式、赛事场馆运行、交通调度及户外项目提供了精细化、高质量的气象服务保障。

世运会4

  “数字集群专网运行正常、网络通信正常,经受住了开幕式大量用户集聚和超大话务量的冲击,全网用户呼叫超22万次,开幕式区域周边用户呼叫超4.6万次,单基站业务量超过成都大运会峰值。”技术人员表示,电科东信作为成都数字集群通信专网(800兆TETRA系统)设备供应商,以强有力的技术团队和系统支撑赛事指挥体系,赛前提前完成了系统巡检、信号优化、设备演练、应急机制部署等工作,构建赛事调度的“黄金通信通道”。赛事期间,赛时指挥部依托电科东信数字集群通信专网实现对各赛区、场馆、专项运行中心的纵向调度,与城市运行中心横向联动,构建起覆盖全域、响应高效、跨部门协同的立体化指挥通信网络。他们启用业内首创的网络质量感知设备,实现通信数据的实时感知与精准调控,确保基站零故障、用户零排队、通信零事故。

世运会5

  为保障赛事交通高效运转与维护市民日常出行便利,电科莱斯莱斯信息成都大数据项目团队全程驻守交通保障一线,依托于交管大数据平台,全面启用线路运行监测系统。团队通过精细化线路模拟与多场景实战演练,为境内外参会嘉宾及运动员车队提供全流程交通保障服务。项目组通过精准数据监测全程守护通行安全,筑牢赛事交通“数字防线”,有效保障世运会期间机动车、公共交通、行人的快速集散。

世运会6

  每天早上,29所电磁安全保障小组都会准时坐到检测设备前,仔细甄别屏幕上不计其数的信号源是否安全,并进行数据采集。29所中星世通公司以科技力量为场馆电磁安全保驾护航,从实战演练到设备测试,再到监测校准,他们持续开展电磁环境测试和数据采集工作,时刻监测电磁安全动向,排查隐患,捕获一切不明信号源及干扰源,构筑起赛场电磁安全坚实屏障,保障赛事顺利进行。

打印 关闭